歡迎至特等茶師粉絲團按讚,接收最新茶葉資訊喔!

 

E.JPG

本文在探討,釐清鹿谷凍頂烏龍茶移植之史實:

一.台灣的野生種自古稱做水沙連茶,且並非現在的凍頂烏龍品種

二.最早的茶苗由英商杜德於1864年自福建傳入台灣北部,並非由林鳳池所引進

三.林鳳池移入神話係詩人張達修為彰美凍頂烏龍茶所創造

 以下將使用史料逐一論述。

 

一.台灣的野生種自古稱做水沙連茶,且並非現在的凍頂烏龍品種

 

水沙連茶為台灣的原生種,從以下文獻可知:

 

 康熙 56 年(1717)《諸羅縣志》:

茶,北路無種者。水沙連山中有一種,味別,能消暑瘴。武夷、

松蘿諸品,皆至自內地。

 

水沙連內山茶甚夥,味別,色綠如松蘿。山谷深峻,性嚴冷,

卻暑消脹。然路險,又畏生番,故漢人不敢入採。

又不諳製茶之法,若挾能製武夷誌品者,購土番採而造之,當香味益上矣。

 

兩段的白話文是,康熙末年,北路沒人種茶,

但在水沙連山中深峻山谷中有很多野生茶,

這種茶色綠如松蘿,味道很特別,能卻暑消脹。

但因為道路危險,又畏懼生番出草殺人,所以漢人不敢入山採製。

 

此後,這份史料一再被引用,

 

康熙 60 年(1721)〈紀水沙連〉:

「水沙連內山產土茶,色綠如松蘿,味甚清冽,能解暑毒,清腹脹,亦佳品云。」 

康熙 61 年(1722)〈赤崁筆談〉:

「水沙連茶在深山中。众木蔽虧,霧露濛密,晨曦晚照,總不能及。

色綠如松蘿,性極寒,療熱症最效。每年,通事於各番議明入山焙製。」

 

乾隆初年劉良璧修《重修福建台灣府志》

關於水璉沙茶的紀載卻只有簡單幾句,

「茶,出水沙連社,可療暑疾。」

 

且此一說法,

乾隆11年(1746)的范咸修《重修台灣府志》與

乾隆25年(1760)余文儀修《續修台灣府志》,

皆一字不改的描述下來。

 

 

值得注意的還有,

原來的「水沙連"山中"」或「水沙連"內山"」,變成「水沙連""」。

這一變化使水沙連茶的產地縮小了許多,

因為「水沙連」或「水沙連內山」、「水沙連山中」,

其範圍相當於今日的

竹山、鹿谷、集集、水里、魚池、仁愛、埔里、國姓、到草屯九九峰。

但是,「水沙連社」則最大可以指是水沙連二十四社,

最小只能指為日月潭的水社(水裡社、邵族)。

 

 

 

可知,劉志以下太簡單,

顯然是《諸羅縣志》等康熙、雍正時期的記載直接照抄,

因為不覺重要,所以才隨意而寫。

且劉志開其端,范志、余志,也都一字不改的照抄下來。

 

相對其他各志,《諸羅縣志》寫志態度之嚴謹,應更可信賴。

 

可知《諸羅縣志》寫作「水沙連山中」或「水沙連內山」才是正確的。

 

但是,乾隆後的嘉慶年間,就未見有水沙連茶的記載了。

直到道光12年(1832)《彰化縣志》:

「茶,出水沙連山,能卻暑消瘴。其餘武夷諸品,皆來自內地。

 

自此可知「水沙連山中」,變成「水沙連社」,又變成「水沙連山」。

可知,修《彰化縣志》的人一定覺得寫「水沙連社」不對,

 

因為他看到《諸羅縣志》寫「水沙連山中」或「水沙連內山」,

故他簡化成「水沙連山」。而「卻暑消瘴」也是《諸羅縣志》的原文。

另外提到武夷茶來自內地,可能也來自《諸羅縣志》。

 

 

道光之後,咸豐時期,有彰化舉人”陳肇興”

咸豐 10 年(1860)寫〈大坪頂〉12詩,

起頭是

「朝經水沙連,暮宿大坪頂。石紉高百盤,槎枒爭一梃。」

中有句云

「絕頂忽開張,桑麻近千頃。耕鑿數百家,茅舍亦修整。有如桃花源,雞犬得仙境。」

又云:

「修篁四森布,巨可任舴盤。峨峨高半天,嶺上疊諸嶺。居人扳木末,雲際摘山茗。」

末云:「何當結茅屋,長此事幽屏。閉戶有名山,願言養心靜。

 

除了讚美鹿谷之自然景觀有如桃花源,

有如仙境。物產方面提到修篁、山茗。寫山茗是「居人扳木末,雲際摘山茗。」

 

意思是鹿谷人攀樹木,爬上樹巔,在雲端摘採茶葉。

更是顯然這種茶是生長在巖阿間的野生茶,並非現在正在種植的茶種

  

但此最重要的官方史料,

1875年(光緒元年)《海關報告》打狗部分,

有云:南部雖不宜種,但山地亦多野生茶樹,由客家、平埔番採摘,

日晒之後供應島內消費,有時生番亦由內山帶下,當漢番交易之用。

 

當重要的野生茶產地有:

大山母、蕃薯寮、加蚋埔、火燒嶼、林圯埔、六古里(或今六股)。

後兩處且有少量的茶出口,但在出口最多的1875年,也不過是 67.95 擔,

比起北部台灣出口幾千、幾萬擔,南部台灣的產茶量極小,可知南部出口的茶葉,

都並非現在的茶種,而是野生茶種

 

這裡描述的「林圯埔」就是今日竹山,竹山原不產茶,產茶在今鹿谷。

當時鹿谷屬沙連堡,而沙連堡之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在林圯埔街。

林圮埔街成為附近物產的集散地,鹿谷茶也集中此地銷售,所以有林圯埔茶之稱。

此條史料就可知光緒前後鹿谷茶仍是野生茶,且有少量出售。

可知自康熙到光緒元年間的水沙連茶(含林 圮埔茶、鹿谷茶)都是野生茶。

至此,鹿谷凍頂茶之武夷茶種是咸豐5年(1855

由林鳳池自福州攜歸種植的命題已被推翻。

 

再回頭看,光緒20年(1894)倪贊元寫《雲林縣采訪冊》在〈崠頂山〉條下有言:

「在縣東三十八里。其山自鳳凰山分龍,蜿蜒六七里,路皆平坦;至大水窟頭,束脈聳起。山二三里,高低無一;森然屹峙,明媚幽雅;巖頭時有白雲封護。居民數 十家,自成村落。巖隈曲徑,多植茶樹。昔藍鹿洲遊台,曾到水沙連,稱此茶為 佳品;謂氣味清奇,能解暑毒,消腹脹,邑人多購焉。」

請注意,藍鹿洲就是前面提到寫〈紀水沙連〉的藍鼎元先生。

 

從這條史料,比對1875年的海關資料,更可知倪贊元認為光緒年間的崠頂山茶,

就是康熙年間的水沙連茶,是其 ”主觀認定”。

 

當然這條史料也表示了,在光緒時,鹿谷產茶以崠頂山最多、最好、最有名,

而且已經有相當大的市場,所以才會因此而描述。

 

再看看日治初(民國初年)的史料,

連橫(雅堂)寫《台灣通史》在〈農業志〉中有云:

「台灣產茶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之茶,色如松蘿,能辟瘴卻暑。至今五城之茶,尚售市上,而以凍頂為佳。」

 此「五城」應指五城堡,即今魚池。凍頂則鹿谷之凍頂。

在清末日治初分屬二個不同行政區域,

前者屬埔裏社廳五城堡,後者屬雲林縣之沙連堡。

另外,凍頂附近有頂城,二城地名,連氏遂誤以五城名之,也是一個可能。

連氏仍將康熙時之水沙連茶連接凍頂茶

 

從以上史料可知,

凍頂烏龍並非早期紀載的台灣原生品種,

但是因為許多筆者隨意而著,而易有此誤會,

幸有1875年官方的海關資料,得以釐清

 

 

 

二.最早的烏龍品種是由英商杜德於1864年引入台灣北部,非由林鳳池引進:

 

連橫在《台灣通史》〈農業志〉中說:

「台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

始以武夷之茶,植於魚桀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互相傳植。」

這是中國福建武夷茶移入台灣的最早記錄。

 

但根據資料紀載,1850年(道光30年)北部台灣仍只有深坑、坪林兩地產茶

1860年,台灣開港之後,茶的栽種日廣,

1878年(光緒年),彰化至石門間的丘陵台地都種茶樹。

 

這其間寶順洋行創辦人杜德(John Dodd

1864年(同治3年)自福建安溪引入茶苗

貸款給茶農種植,又引入茶師,提高台茶品質,並將市場拓展到美國, 杜德推廣之功最大。

從福建茶引入台灣的歷史,雖然嘉慶時已在台北栽種,

但到道光30年,並未在北部擴展,只局限在深坑坪林。

真正普遍栽種是杜德倡導之後,

也就是同治3年以前還局限在北部,同治3年以後才從北部擴散。

 

再據光緒元年(1875)海關報告,當時的林圮埔茶仍是野生茶。

則光緒之前福建茶種已引入鹿谷栽種之命題,顯然不能成立。

換句話說,鹿谷凍頂茶之武夷茶種是咸豐5年(1855

由林鳳池自福州攜歸種植的命題自然不攻自破。

 

 

當然,凍頂茶不是林鳳池移入之說,還有其他間接證據。

 

第一:

與林鳳池同時代的彰化舉人,與林鳳池一同反擊戴萬生之黨的陳肇興,

在他的詩作中,沒有一句提到林鳳池和茶的關係。

他們為反擊戴萬生之黨羽,第一次在同治元年(1862

聚會於北投堡之倚南軒,同治24月又共同促成六堡聯莊,以助官軍。

這是林鳳池福州應試中舉之後的第六年、第七年,如果真有鄉試帶回茶苗乙事,

茶樹種植三年即可採收,則六年後正值茶樹成長最佳採摘數量最多的時候,

林鳳池理當拿出來展寶獻客,可是共同作戰而以詩作傳世的友人,

寫茶,寫到鹿谷,還喝了鹿谷茶,卻無一字道及林鳳池的武夷茶,豈不可疑?

 

 

 

第二:

傳說林鳳池帶回36株武夷山茶苗,分植於自宅、崠頂、清水溝等處,

繁衍而成今日之凍頂茶。

針對此一傳說,可討論的有二點。

首先帶回種子有可能,帶回茶苗不可能。長期擔任南投縣農業局技正,

對茶有專門研究的林啟三說: 「以當時的技術將壓條苗運到鹿谷,

由於所費時間太長且壓條苗軟弱,茶苗必定枯萎,並無成活的可能。

如果是帶回種籽,我想比較有種活的希望。

但凍頂茶如果是播種者應該是蒔茶而不是『軟枝烏龍』。」

 

又說:「我於民國39年初次到 凍頂調查茶園情況時,看到很多蒔茶老樹被蘚苔寄生、

茶樹衰老情形,多數青心烏龍種茶園間作甘藷致發育很差。」

 

由此二點可以推察凍頂的蒔茶是播種而來,

青心烏龍是種植壓條苗而來,兩者都由本省北部引入的可能較大。

 

何時自北部引入,日治初期的調查是約30年前(按即光緒初年)

凍頂庄民自台北移植引入新品種,茶葉乃以大水堀庄為中心逐漸發展,

幾乎每一戶均種植新的品種,大水堀成為林圮埔的主要產茶地。

日政府對台灣茶葉頗為重視,日治中期又推行品種更新(青心烏龍)

遂奠定凍頂茶獨特的風味,也奠定凍頂茶的良好名聲。

 

 

其次,野生茶自康熙年代就有,與嘉慶出生的林鳳池無關

福建茶種種遍北台灣是杜德同治3年以後倡導的結果。

引入鹿谷又已到光緒初年。

 1970 年代以前沒有任何文獻提到林鳳池和茶葉的關係,

包括和他共同作戰而且詩中寫到鹿谷茶的友人。

 

 

 

 

 

 

 

 

 

三.林鳳池移入神話係詩人張達修為彰美凍頂烏龍茶所創造

 

茶葉專家林啟三描述說:

 「又林鳳池舉人攜回茶苗 36 株之故事,據鹿谷鄉鳳凰村老農林氏說民國60年時,

中部詩人張達修先生常到鳳凰村林勳老先生家喝茶談天,當時他感到凍頂茶並無由來可流傳,

所以將林鳳池舉人的事蹟結合編出頗有人情味 的故事宣揚出去,就這樣流傳下來。」

 

這個陳述,可以從張達修的詩作中得到證實。

 

張達修,號篁山,鹿谷人,光緒31年(1905)生,民國 72 卒。

能詩擅書, 有《醉草園詩集》傳世。

今據其詩作考之,從22歲起,

凡提到茶、提到林鳳池、 提到鹿谷史事的摘錄如下,

其詩作,請無須詳閱,下段會做詳述,

 

廿二歲

(戌辰,民國 17 年)〈雨後過凍頂莊〉云:

垂垂露李迎眸滴,簇簇芳茶撲鼻香。

 

 

 

五十九歲

(甲午、民國 43 年)〈小暑後五日陪雨亭翁錕鋙兄避暑竹山〉有句:

主人如陸羽,茶譜頗精詳。殷勤烹烏龍,舌本舀芬芳。緬懷吳光亮, 隻手開鴻荒。悠悠二百載,煙火成名鄉。

 

 

 

五十一歲

(丙申,民國 45 年)〈清明登鳳凰山〉有云:

下有城郭人安康,春茶冬筍年豐穰。吳公當年闢洪荒,即今僻壤成名鄉。

 

五十五歲

(庚子,民國 49 年)〈耶誕節偕謝條榮訪林勳鳳凰村不遇〉有句云:

我來鳳凰村,夾道茶香烈。村連山之阿,竹屋儼成例。緬懷開荒人, 吳公信人傑。

 

 

 

五十八歲

(癸卯,民國 52 年)〈南投縣行腳〉寫「鹿谷鄉即事」有句: 親朋相見欣無恙,榖雨新嘗凍頂茶。

 

〈小暑後二日遊鳳凰村賦贈林勳姻叔〉有云:

主人如鴻漸,瀹茗有奇術。茶煙裊幽齋,宛入芝蘭室。

……攜家茲卜 鄰,茶經重撰述。

 

 

 

五十九歲

(甲辰,民國 53 年)〈暮春登凍頂山〉有云:

劫後喬松餘葛藟,雨前新葉長旗槍。

 

 

 

六十歲

(乙巳,民國 54 年)〈林勳前輩餽凍頂茶詩以謝之〉有云:

鳳凰山下摘來新,綠葉青芽凍頂香。焙製多虧煩處士,殷勤翻愧貺勞人。

 

 

同年,有〈品茗〉詩云:

新泉活火對爐紅,泛綠含黃七梡中。自愛茶經翻陸羽,誰將水厄笑王濛。香分芽葉寒宵裏,但約鳧鷗水閣東。嘗到凍峰鄉味好,詩脾沁罷 腋生風。

 

 

 

六十二歲

(丁未,民國 56 年)〈春晚遊小半天〉有詩云:

爽文廢壘餘荊棘,光亮豐功照簡編。

 

 

 

六十四歲

(己酉,民國 58 年)〈元月 14 日東興仲山金水偕遊鳳凰山〉之一云:

借問王為誰,但知王姓莊。當年率壯士,來此開洪荒。

……遂令蠻瘴 地,茶筍成名鄉。

 

 

 

六十五歲,

〈庚戌,民國 59 年〉〈初夏過田家〉有云:

課兒愛讀豳風卷,欸客頻烹凍頂茶。

 

 

 

六十六歲

(辛亥,民國 60 年)〈啜凍頂新茶口號〉云:

鳳凰山下採來鮮,嫩葉新芽愛雨前。難得清泉烹活火,閒情渾似陸茶顛。

 

六十七歲

(壬子,民國 61 年)〈三月十六日詣鳳凰寺兼奉林勳三叔〉有句云:

當年吳總兵,開山得神庇。

 

七十歲

(乙卯,民國 64 年)〈夏日喜表弟林丕耀來訪〉有句:

鑿險憶吳公,撫番揚我族。……蒼蒼凍頂茶,猗猗孟宗竹。

 

同年,〈凍頂茶〉有句云:

名茶史溯咸豐時,移植人傳自鳳池。三十六枝勤選拔,沙連分植不容 疑。鳳池本是林家子,黃卷青燈勤礪砥。買棹迢迢入福州,棘闈一展 屠龍技。果見真才宴鹿鳴,聲華一日遍燕京。……。閩海歸來爭餞酒, 贈以茶苗當折柳。……。春風載滿孝廉船,卅六靈株樹樹妍。雲霧窟 中和露種,幾時青遍翠微巔。

 

 

 

七十一歲

(丙辰,民國 65 年)〈春日遊鳳凰村〉有句:

青青凍頂茶,猗猗孟宗竹。緬懷昔吳公,撫番張我族。

 

七十二歲

(丁已,民國 66 年)〈清明偕諸弟侄遊鳳凰山〉有詩云:

鑿險懷吳公,勒碑此山麓。

 

同年,〈經凍頂〉詩云:

移植靈苗自武夷,凍峰凍頂長槍旗。孝廉德澤垂千載,合建專祠祀鳳池。

 

並有註云: 凍頂茶初鄉莊先賢林鳳池於咸豐年間,赴閩鄉試,得中舉人,後攜武 夷茶苗三十六株返鄉,植於凍頂,迄今百餘年,繁植甚廣,四村茶戶 均蒙其澤。

 

 

七十三歲

(戌午,民國 67 年)〈南投縣名勝紀遊歌〉有句:

鹿車共挽回鹿谷,雲橫凍頂茶初熟。鳳凰山下憶吳公,碑碣摩挲喜重讀。

茶種人傳林鳳池,崇功合為建崇祠。茶經異日重編纂,好把名山並武夷。

 

 

七十四歲

(已未,民國 68 年)〈大寒遊鳳凰村〉有云:

緬懷昔吳公,開山光我族。

 

七十五歲

(庚申,民國 69 年)〈鳳凰山寺進香詞〉詩云:

觀光勝地此蓬壺,拓土人豪憶姓吳。凍頂烏龍推第一,彝陵九曲合齊呼。

另在《醉草園文存》〈讀鳳凰山石碑記〉一文中頌吳光亮盛績,萬年不朽。

 

 

以上是記錄鹿谷人張達修自廿二歲到七十五歲,

從民國17年到民國69年與凍頂茶、鹿谷歷史有關的詩句,

很清楚可以看到廿二歲的小伙子只聞到撲鼻的茶香,

其他什麼都不知道。

 

此後他作客他鄉,到中年才又回到故鄉,四十九歲遊竹山,就想到吳光亮,

那一位開八通關古道的人,以後不論是喝了春茶、吃了冬筍, 都只想到吳光亮,

那一位人傑,有時他也想到陸羽,有時喝了好茶想寫詩,但就是沒有林鳳池

 

直到他七十歲,民國64年才第一次說凍頂茶和林鳳池的關係

咸豐的年代出現了,卅六株也有了,分植各地也提到,

他的說法是「移植人傳自鳳池」,

 

是「人傳」人家傳說,只是「人傳」不是史載

但二年後,他七十二歲, 民國66年,

他已經很肯定林鳳池從福建移來武夷茶苗種在凍頂山上的事。

而且認為林鳳池的德澤垂千載,所以理合建專祠來祭拜。

 

 

七十三歲,又提到「茶種人傳林鳳池,崇功合為建崇祠。」

 

在二千四百多首的詩中為什麼只有三首提到林鳳池?

而且又是用「人傳」的不確定語態。

 

又為什麼到七十歲民國64年才第一次提到林鳳池?

更何況他還是林鳳池的同鄉詩人。

 

回答上面問題的最簡明答案是

張達修根本不知道林鳳池和凍頂茶有關,

因為凍頂茶本來和林鳳池無關。

 

所以他聞到茶香,喝了凍頂茶,想到的只是吳光亮和陸羽。

他四十九歲就開始「緬懷吳光亮」了。

 

一直到七十歲,才在吳總兵之外又多了鹿谷舉人林鳳池。

 

七十歲正是民國64年,正是前面提到台灣經濟逐漸起飛的年代

國民收入增加,生活品味提高,喝茶逐漸成為風尚,由喝茶而要喝好茶,

鹿谷凍頂鳥龍茶就是這個好茶。

 

政府在63年定了鹿谷茶葉生產專業區,

64年上半年辦理第一期,中央政府補助五十七萬五千元。

64年正是凍頂茶受到重視的一個重要年份。

有關凍頂茶的報導也逐漸多起來。

 

 

以上論點,好似只是推論。

 

 

直接證據在民國95年終於出現。

 

954月張達修子女為紀念其父百歲冥誕,

特出版《醉草園文集》及《生事歸清恬》二書,

並在溪頭明山別館舉行新書發表會。

 

在《醉草園文集》中有一文二函可以用來印證上面的論證。

 

1932713日,

張達修廿六歲的作品〈鳳凰山茗談〉有云:

「(鳳凰山) 山下層巒疊巘,錯落蜿蜒,直與凍頂相啣接,有烏龍茶樹數萬株,

古色古香,真 奇種也。相傳是茶於百餘年前,有蘇姓者由閩地移十四株植於凍頂,翌年茁芽,

以香味遠勝內地,大異之,遂廣栽分植,由是大小水崛暨頂城、二城及下埔等處, 均為烏龍名產地。

台灣舊志所謂沙連種者,即指此也。」

 

文末又云:「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今空山異茗,孤芳獨抱,……余也生長斯郡,以桑梓名產,

不可久沒,爰請該地有志林朝陽君,表其茗為鳳凰山茶,藉以介紹內外,得見吉光片羽,

得與武夷小峴炫香味於茶譜也。豈非一大快事哉!」

 

可見張達修自青年時代便很愛家鄉,廿六歲就立志要彰美鳳凰山麓的茶,

而且他也知道該茶是由凍頂莊蘇姓移入

 

移入十四株,不是七十歲時說的卅六株。

另外他說是自閩移入,又說就是方志上的水沙連茶,那是錯誤,已如前述。

 

而且當時也沒有名字,他希望叫「鳳凰山茶」。

 

以後他東西南北奔忙,如上所引,喝到鹿谷茶也只想到吳光亮開闢之功,

想到陸羽撰著茶經。

 

七十歲後才開始創造林鳳池移入的神話。這一部份,他的二函可以印證。

 

民國66年,張達修七十二歲,在129日覆林文龍的函中云:

「聞足下收拾凍頂茶史實,甚善!惟須以林鳳池舉人由武夷攜手(疑錯字)分植為凍頂茶之開基,始不致前後矛盾。弟留意及之。」

 

這函信透露的訊息是,如果凍頂茶果真是林鳳池移入,何必特別交代。

如果過去現在都是林鳳池移入的說法,有什麼前後矛盾?

 

事實是張達修自己知道凍頂茶是凍頂莊蘇姓移入,和林鳳池無關。

林鳳池移入之說是他近二年才創造出來的。

 

又在同年24日,覆林文龍函中更附寄蔡文見(記者,筆名紫痕)

所寫凍頂茶資料一篇,並云「似可參考」。

 

蔡文見正是在報上大力宣傳林鳳池移入說的記者,見下。

所以張達修將蔡文附寄林文龍參考。

因此,林文龍在所寫林鳳池 或凍頂茶各文,均不敢違背師訓。

凍頂烏龍茶非林鳳池移入,到此可以大白。

 

 

在民國63628日聯合報記者蔡紫痕發表一篇〈鹿谷通訊〉,

說凍頂茶是林鳳池道光 11 年由福建武夷帶回來的。

 

並說帶回來的是軟枝的烏龍種。

 

史學家陳哲三看到後甚感不安寫了一篇商榷的文稿,

後來以讀者投書的形式登在64219日的台灣新生報。

 

又經過改寫,載於67年的《南投文獻叢輯(二十四)》,

 

標題是〈凍頂茶不始於林鳳池之移植說〉。

 

但蔡紫痕不知道是沒有看到,還是不相信,

他在65430日世界日報,

66431日、63日、68421日的聯合報,

繼續寫林鳳池帶回軟枝烏龍茶卅六株的故事。

 

原先史學家陳哲三先生對茶樹茶種不懂,

後來看到茶葉專家林啟三寫的《南投縣茶業發展史》,

帶回壓條苗軟枝烏龍茶苗是不可能的,

已引如上述,而且林啟三並確定林鳳池移入凍頂烏龍茶是張達修創造出來的神話。

 

但追查最早記錄這一個傳聞的文獻,

不是張達修64年的詩,也不是蔡紫痕636月的〈鹿谷通訊〉,

而是陳哲三在民國6112月出版的

《竹山鹿谷發達史》四〈特產〉〈凍頂茶〉在記其來源時有此一段

 

「又據林遊龍先生告余曰:『凍頂小種茶,乃先人林鳳池自大陸攜歸者』

未知確否,姑存其說」,

 

林遊龍正是林鳳池的曾孫,陳哲三以歷史學者的看法,

訪問他就該將他的說法記錄下來,但因不敢確定其對錯,

所以「姑存 其說」以待他日之研究,

沒想到產生出許多的波瀾,打了三十年筆墨官司。

仔細查考,原來陳哲三先生自己也是神話的創造者之一。

 

 

林鳳池移入凍頂烏龍茶苗的神話,原來是陳哲三在民國61年訪問林鳳池曾孫林遊龍,

記錄林遊龍的說法,在該年年底出書,63年因茶業生產專區要設立,

鹿谷記者蔡文見(紫痕)寫入他的報導,64年以後張達修寫入他的詩中並到處宣傳,

於是成為大家喝凍頂烏龍茶時的話題,一般人真偽莫辨,而且還是美麗的神話,

能使凍頂烏龍茶更添神秘色彩。這就是神話產生的背景與流程。

 

其實林鳳池自有其偉大的地方,並不必借凍頂烏龍茶增其色彩。

站在歷史的角度論,希望 今後歷史的歸歷史,神話的歸神話。

 

Josef在此特別感謝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

陳哲三先生的論文-從水沙連到凍頂烏龍茶,此文多由此篇論文修改簡化而得。

 

 

 

 

 

 

特等茶師 

 

Yahoo奇摩拍賣網站

露天拍賣網站

FB粉絲團

LINE ID:fesoj

點選網址掃描QR code加Line :  http://line.me/ti/p/JXJBLbntA6

E-mail:lance.josef8@yahoo.com.tw

 

arrow
arrow

    特等茶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